| 投稿信箱:zhongjiaobei@vip.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获奖作品

  摘要: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思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也在不断的优化改进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学生。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保证跟上教学进度的同时,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综合能力。

  一、巧妙的问题设置,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高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巧妙的问题设置,可以在促进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推动教学进程。这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比如,在讲授指数函数章节前,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一张白纸的厚度大概为0.083毫米,假如把它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会是多少?是否会高过课桌,是否会高过教学楼?这一趣味问题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纸张在数次对折后厚度的计算方法,而当教师宣布结果:“一张白纸折叠50次的后可能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在对这一结果感到惊讶之余,也有了对指数函数探索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转变教学形式,开展新的教与学方式

  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新课改后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锻炼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开启新的教与学形式,学生讲课,教师听,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小组轮流负责每一章的哪些内容,然后由学生自主寻找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讲给同学们听,教师在学生讲完之后给予评价和补充,并且在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提问。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仅认真预习课本,还自觉把所有的有关习题都做了一遍由此可见,教学形式的转变可以带动学生兴趣的快速形成。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学科。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高中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代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一点,从生活中选择一些题目,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给学生更多的生活体验。当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关系,他们会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为了成为生活小能手而开展深入的数学学习。

  如,在学习《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房子装修设计问题引入到课堂内。教师通过讲故事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像“小李想要装修新房子,原来的一套小摆件不想扔,但又不知道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能让它们更美观,这三样东西分别是蓝色的球、白色的木棒、黄色的圆板”。在这样的生活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故此,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四、把趣味引入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兴趣教学贯穿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每一个阶段。趣味性强的知识能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使枯燥的数学文字变得生机盎然,使深奥数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学生留下生动鲜活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在平面上可通过“一个方向和一个距离”来定位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形似“蜘蛛网”的同心圆系,利用这一直观图形诱导学生说出“蜘蛛网”,并指出这一“蜘蛛网”上有一蜘蛛(位于同心圆圆心),发现网上有一虫子,试猜想,蜘蛛如何确定虫子位置,并立刻捕捉到呢?利用该问题引导学生说明蜘蛛可能是通过判断虫子的方位及到虫子的距离来确定位置的。

  五、加强互相交流,体验学习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使学生能够有始料不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合作交流式的学习,可以营造合作研讨的氛围,激发学生去想、爱想、爱讲,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认知能力各异,通过合作研讨,说说各自的心得或疑惑,可以互相启发,发挥互补作用,使信息多向交流。合作交流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同一小组内合作探索,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群体合作的优势,使各自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同时人人参与,学有所得,体现了以“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的原则,收到了互相学习、讨论、切磋、交流的效果。从而促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教学法是目前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和点拨学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引导学生自学,是培养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新教材要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首先从序言和总论开始,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而阅读,对于设计的探索性思考,可以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渴望。对于每一节的内容,可以设计系列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地阅读教材。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意意识。

  综上所述,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探索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要想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注重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能够对人的认知和实践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一种内在情感,它不仅可以开发智力、丰富知识,还可以开阔眼界,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保持兴趣、探索兴趣,最终将兴趣转化为获取知识、创新思维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殷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学实践,2016(16).

  [2] 赵宝玲,《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大众文艺,2009年.

  [3] 韦剑.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3,(09).

  [4]张丽,付庆龙.如何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5]阮晓明,王琴. 高中数学十大难点概念的调查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 2012(05)。

  [6]金鑫.优化课堂导入环节,让数学教学更出彩[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