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信箱:zhongjiaobei@vip.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获奖作品

  在懵懵懂懂的孩提时代,就幻想当一名教师,从刚跨进小学的第一天起就为这幻想而努力,十二年后,托着盖着钢印的红色毕业证就登上了这三尺讲台。而实实在在上了讲台,才知道那“三尺”的沉甸。迎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睛,不知不觉已在那“三尺”上驰骋了十九载,现细细回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大的乐趣便是“下水”作文。

  刚参加工作,被分在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藏族乡,那里是个高原小盆地,交通极不方便,相当封闭。那里的孩子眼睛里只有连绵不断的群山,课本上讲述的内容比到他们的县城还要遥远遥远,为了让他们写出真实的文章,我开始带他们去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教他们任何表达,一次让孩子们写秋,我教完他们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写成一篇作文,很多学生茫然,于是我就说和大家一起写,然后再相互谈想法和写法,从那次孩子们不怕没有题材,不怕有题材不知如何下手了。那年春节回家,我把和同学们一起写的《感受秋天》投向了地区的报纸,开学不久在那封闭的小学校,邮递员送来了刊载我文章的报纸,我和我的学生足足高兴了几天,我乐了,孩子们乐了,那坡上坡下的乡亲们乐了。在那十年里,我和同学们一同学习、一同生活,我自己发表了十几篇散文,我学生也有两位的作文发表,一位获得了国家级征文奖。

  十年后,我进了县城,还是做我的语文教师,城里的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多,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但同样遇见不知道怎样观察、怎样组织材料、怎样表达。我还是采用“下水”,和同学们一起观察、一同写作。学生的作品在校报、县报、各类杂志上发表,有的获得各种征文奖。我自己和学生写的《野蒿恋》、《门口的驼铃》、《春到中所坝》、《我的父亲》、《母亲》、《洋芋人生》、《菊》等三十几篇散文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我在“下水”中有收获、有快乐。细细思量,“下水”作文,快乐在写作过程。

  首先,乐在“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尤其是小学生天真烂漫,生活中的一幕幕都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多么美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赞美、去歌颂。带学生去观察,自己也去观察,去观察景便和学生走在校园里,走在田野里,走在山岗上,和他们一同去品绽放的花朵、跳舞的小草、魁伟的松柏,品潮湿的空气、清清的小溪、五彩的云霞……去观察活动便和学生一同活动,和他们课间跳绳、打沙包、做游戏,课外去钓鱼、游泳、滑冰、骑自行车、郊游……在观察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一起快乐。

  其次,乐在“写作”。

  同学生一起去观察,就有很多认识和学生的相同,这样就和学生亲近了很多,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就会很和谐。观察到的素材有利于丰富表象、加深具体感知,但写作不同于即时“实录”和“照相”。观察到的表象要通过大脑再造和“意化”,然后通过相匹配的句子把它记下来。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先将自己观察到的表象说出来,因为教师在观察阶段是和学生一起的,所以他们在说的过程中就不拘束,使学生没有压力的表达,这样表达的语言和顺序将是他们的最好思维状态,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才会顺其自然的完整表诉出来,而教师在课堂中尽量充当朋友、充当警察的角色,高兴时和同学们一同高兴,痛苦时一同痛苦,学生在表达上不正确时要像警察纠正,但一定要用朋友的口吻。使自己和同学们一道快乐的说,最后快乐的写。

  然后,乐在“评价”。

  习作评价是作文成功的最后一观,所以把握好讲评是很关键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自己的习作时,就等待评价了,教师“下水”的作文要和学生的习作贴近,这样学生才感觉自己的作文和老师的差不多,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尽量在和学生共同习作的胚子上改得更精品。学生习作评改中要多赞美,要培养学生善于找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尽量去找别人的短处,打击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讲评中,尽量多用这样的语言:你成功的运用了某种写作方法和技巧;我欣赏你在习作中所展示的独特个性和鲜明自我;读了你所写的,令我生感触和联想。但学生作品中突出的问题也要指出来,并加以改正。评改中,将自己加入学生的小组活动中,把自己当作他们的一分子,参与他们的互评,和他们一道找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学生的一点点收获中高兴,在学生绽放的笑容里快乐。

  最后,乐在“成文”。

  学生习作通过最后的修改,认为很满意的时候便誊写下来,我批改后便把比较好的作品选十篇打印出来,装订起来,我也把我的“下水”作文加进去,但决不把它放在前面,而是放在中间或后面,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装订好的册子我把它挂在教室的一角,便于同学们阅读。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学生作品就可以编辑成一本书,有的家长借回家,复印一份给自己的孩子,我尽量让每个学生的作品在这总的册子里都有。特别好的,我便推荐出去,能登的登、能参赛的参赛。我自己的“下水”作文,我也再修改,有时候就把它放着,有时候投出去。看见学生的习作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我心里比自己的习作发表还要高兴。

  教师“下水”作文,能品尝学生作文中的甘苦,能在细心观察、布局谋篇、铺垫渲染、过渡照应、语言的应用等方面为学生做出示范,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沟通师生间的感情。语文教师并不都是小说家、散文家,“下水”作文并不是为了发表,也并非都能发表,目的是为开发学生的作文潜力,只要我们全心的去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同观察同写作,“下水”作文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