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信箱:zhongjiaobei@vip.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获奖作品
摘要:在传统碘量法的基础上,对分析过程进行了简化及改进,已达到迅速测定铜精矿中铜的目的,实验证明,结果可靠,方法快捷。
关键词:碘量法 铜精矿 铜
Iod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n copper concentrate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iodometric based on the analysis process has been simplified and improved, has reached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n copper concentrate and the experiment proved reliable, fast method
Key words: copper  concentrate  iodometric
1前言
碘量法是利用碘和碘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进行滴定的分析方法,是测定铜的传统方法,广泛用于地质及其他行业,然而其方法虽然经典,但是耗时长,已不适应当今分析测试的要求,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可以获得可靠结果。
2实验试剂:
2.1、氯化铵-氢氧化铵洗液:与98ml水中,加入氢氧化铵2ml,再加入1g固体氯化铵。
2.2、淀粉溶液(0.5%):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入5ml水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00ml沸水,煮沸,液体清亮后放冷备用。
2.3、铜标准溶液:称取1.0000g纯金属铜,加1:1硝酸20ml,加热使铜完全溶解,待溶液蒸发至小体积后,加入1:1硫酸10ml,继续蒸发至毛白烟,放冷。加水使铜盐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mg铜。
2.4、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24.82 g硫代硫酸钠溶于1000ml新煮沸放冷的水中。为使溶液稳定,加入0.5-1ml三氯甲烷和0.lg碳酸钠。
2.5碘化钾溶液:50%水溶液
2.6硫氰酸铵溶液:20%水溶液
3、实验方法:
称取0.2000g-0.5000g试样于250ml烧杯中,加入15mlHCl,先加入0.2g氯酸钾,会产生大量气泡,待产生气泡停止后,将烧杯放在电热板上加热,加热3-5分钟后,再加入5mlHNO3继续加热至溶液体积为3-5毫升取下,加入3g氯化铵,用玻璃棒搅至湿盐状,加入20ml氨水,搅拌均匀,用1.1所配移洗液将烧杯中的溶液冲入250ml容量瓶。
干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充满至刻度,将溶液全部倒入250ml锥形瓶,用少量1.1所配置洗液冲洗容量瓶,放入数粒玻璃珠,在电热板上慢慢加热出去过剩的氨,至体积约为20ml,取下冷却。稀释体积约为50ml,加入1:1乙酸4ml,碘化钾溶液3ml,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体滴定溶液至淡黄色,再加入硫氰酸钾2ml,淀粉溶液3ml,继续滴定溶液之蓝色消失为终点。
4.干扰离子的影响
铜精矿中主要干扰铜测定的元素为铁和硫,由于其他元素含量均不高,所以对铜的测定无影响。
样品经过盐酸,硝酸分解,在大量氯化铵存在下,可用氨水小体积分离沉淀铁等元素
加入氯酸钾,可避免单体硫的析出,减少硫对铜测定的影响
在滴定过程中,硫氰酸钾的加入时间对铜的测定也有影响,应在滴定临近终点0.5ml时加入硫氰酸钾最为适宜
5、标准物质分析
用铜精矿标准物质GBW07166(GSO-5)[W(Cu)标准值24.2±0.2]为样品,准确称取7份0.5000g试样溶解,用本法和传统方法分别测定Cu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分析结果对照
项目 w(Cu)/%
本法 传统方法
分次测定 24.16  24.28  24.20  24.16   24.32  24.12  24.12 24.16  24.32  24.24  24.28  24.28  24.12  24.36
平均值 24.19 24.25
相对偏差 0.078 0.085
RSD/% 0.32 0.35
6、结语
本法将传统方法中,用定性滤纸过滤,滤液以250ml锥形瓶承接,用氯化铵-氢氧化铵洗液洗涤滤纸5-6遍,弃沉淀一步改为用氯化铵-氢氧化铵洗液将烧杯中的溶液冲入250ml容量瓶。干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充满至刻度,将溶液全部倒入250ml锥形瓶,用氯化铵-氢氧化铵洗液冲洗容量瓶。提高了实验效率,使得实验更为快捷、迅速。
参考文献
① 岩石矿物分析编写组。岩石矿物分析(第一分册)[M].3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411-41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部规程(DZG93-01—DZG93-12)。《岩石和矿石分析规程》第一分册:地质矿产科学技术公司实验管理处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9
③曹双喜,黎成勇。对“碘量法滴定铜的改进”的异议。长沙大学学报,1998.12(4)88-89